以粮食、家电为主的价格全面上涨,价格在双十一前后波动较大

统计结果显示,2021年11月8日——11月14日,iCPI周指数总水平环比上涨0.4%,其中iCPI八大类本周环比变化情况如下:

食品烟酒大类:+0.7%

教育文化和娱乐大类:+0.5%

生活用品及服务大类:+0.5%

其他用品和服务大类:+0.5%

医疗保健大类:+0.4%

衣着大类:+0.3%

交通和通信大类:+0.1%

居住大类:0.0%

天气与疫情推动全球粮价上涨,油价的上涨推波助澜

本周增长幅度最大的大类为食品烟酒大类,环比增长0.7%,其中除去在外餐饮中类无变动外,茶及饮料中类环比上涨2.2%,烟酒中类环比上涨1.3%,食品中类环比上涨0.5%。在茶及饮料中类的下设小类里,饮用水、固体咖啡和茶叶分别以1.8%、1.6%、1.4%的环比增长成为该中类的主要涨幅贡献者;在烟酒中类中,酒类小类环比增长0.8%;在食品中类里,禽肉类和粮食分别以1.6%和1.5%的涨幅,贡献了该中类的主要增长。

而在酒类小类中,增长较多的是其他酒类子类,环比增长2.6%;在禽肉类小类中,羊肉、牛肉分别以1.7%、0.7%的幅度环比上涨,其他肉类价格也都有所提升;在粮食小类中,大米环比增长2.4%、面粉环比增长2.3%。

小编认为,此番食品烟酒价格上涨有多方面因素。一方面,天气和疫情加剧了全球粮食的供需不平衡,全球变暖带来的极端天气降低了全球粮食产量。就中国而言,上周的北方大雪使得农产品的收割和运输更加艰难,同时疫情反复对供应链的干扰使得农产品进入市场更加复杂;而另一方面,能源价格对于粮食价格的溢出效应越来越明显。在农业现代化的大背景下,粮食生产更加依赖机械、灌溉系统、运输和冷藏,所有这些都增加了粮食价格对能源成本的敏感性。因此,烟酒食品的各主要原材物料、运输、能源等成本持续上涨近一步推高价格。

通胀压力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传导,本周物价全面上涨

继上周各大类环比指数环比下跌后,本周物价除居住大类持平外各大类价格均有所增长。其中,贡献涨幅较大的有:食品烟酒大类环比增长0.7%,生活用品及服务大类、教育文化和娱乐大类以及其他用品和服务大类均环比增长0.5%。

在生活用品及服务大类里,家用器具中类环比上涨1.2%,在其下设小类中大型家用器具和小家电分别以 1.1%和2.0%的幅度环比上涨;在教育文化和娱乐大类里,文化娱乐中类环比上涨1.1%,其中文化耐用消费品小类中的音响、电视、笔记本平板和台式机分别以3.7%、1.8%、1.7%、1.6%的幅度环比上涨;在其他用品和服务的其他用品小类中,首饰手表子类和其他杂项用品子类均环比增长0.9%。

物价上涨的现实可能与双十一降价促销的认知相违背,小编看来是由于受到国际输入性因素叠加国内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偏紧影响,PPI涨幅有所扩大,PPI与CPI已经出现较大剪刀差,本轮物价上涨可能是由PPI向CPI传导所致。最近一段时间,铜、黑料、白料、铝等原材料市场供给严重不足,运输成本的持续上涨。此外,国外还在生产的企业,则利用行业内的垄断地位,大幅度提升原材料的出厂价格,导致家用电器以及电子设备等用品的原材料成本大幅度上涨,推高了生活用品、文娱耐用品的价格。

各类和各大iCPI日指数波动分析

本周的日指数有一定波动。11月12日周五总类环比上涨2.7%,为本周单日最大涨幅;11月11日周四总类环比下降1.9%,为本周单日最大跌幅。

本周各大类均有较明显的日指数波动,其中衣着大类与生活用品及服务大类的价格波动最大。衣着大类和生活用品及服务大类在11月11日分别以4.5%和5.5%的幅度环比下跌,在11月12日分别以6.4%和6.2%的幅度环比上涨。无论是总类还是各大类在11月11日前后都有较大,呈现波谷形状,推断与双十一各大电商平台的优惠降价有关,而且双十一的优惠商品主要为衣着和生活用品等,因为其作为价格较低的必需品价格弹性较大。

iCPI是由清华大学研究团队编制的,具有高频实时发布、计算机算法自动运行和大数据价格来源等显著优势特征,供宏观经济科研使用。如果需要查询下载详细数据,请进入iCPI官方网站(https://www.bdecon.com)。

此项目最终解释权归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

编辑|陈悦

文字|应依恬 袁思敏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